殉職導游成香港驕傲
在菲律賓劫持人質(zhì)事件中,香港導游謝廷駿第一時間冒死打電話回香港向康泰旅行社匯報情況和求助。最后謝廷駿被劫匪銬在車門上當人盾,最終在雙方交火中不幸中槍身亡。許多香港人稱贊謝廷駿是“香港驕傲”,號召大家向港府發(fā)出電郵,爭取追頒謝廷駿英勇勛章。(8月26日《新京報》)
在舉世震驚的菲律賓劫持人質(zhì)事件中,香港31歲的青年男導游謝廷駿在警察與劫匪的交火中不幸中槍身亡,然而他卻被許多香港人稱贊為“香港驕傲”,人們還吁請香港政府為他追頒英勇勛章。一位普通導游殉職后,為何成了公眾心目中的“香港驕傲”?
有言道:生死考驗是最大的考驗。謝廷駿之所以被港人引為驕傲,關(guān)鍵在于他在生死關(guān)頭的非凡表現(xiàn)。在載滿香港游客的旅游車被劫匪劫持之時,面對手持沖鋒槍的劫匪,一般人難免會異常驚恐,如果此時被劫持者有反抗或者與外界聯(lián)系的行為,一旦被劫匪發(fā)現(xiàn)就會被槍殺。在這生命攸關(guān)的生死關(guān)頭,謝廷駿想的不是個人的安危,而是自己帶隊的香港游客的生命安全。他冒著自己被槍殺的危險,在第一時間打電話回香港向自己服務(wù)的康泰旅行社匯報情況和求助,從而使香港方面及時獲得了港民被劫持的信息。這種在生死考驗面前表現(xiàn)出的自我犧牲精神和大無畏精神,是眾多港人所崇尚的價值觀的模范體現(xiàn),所以,自然會被港人稱贊為“香港驕傲”。
此外,就是他忠實履職、恪盡職守的職業(yè)精神。作為一位帶隊的職業(yè)導游,不但要為自己就職的旅行社負責,更要為旅游團的每一位游客負責。一些導游在遇到突發(fā)的危險局面時,往往不是驚恐萬分,就是驚慌失措,早已忘記自己肩負的責任。而謝廷駿則不然,當旅游車遭到劫匪劫持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職責,想到的是應(yīng)該立刻向旅行社匯報,以求游客早日得到外界的幫助、獲得解救。這種忠實履職、恪盡職守的職業(yè)精神,還能不被一向高度推崇職業(yè)精神的香港人引為“香港驕傲”嗎?
第三,就是謝廷駿在劫匪槍口下的沉著、冷靜。在旅游車被劫持后,謝廷駿就被劫匪銬在車門上當人盾,在前后都有可能被子彈擊中的情況下,我們從現(xiàn)場的新聞?wù)掌?,謝廷駿表現(xiàn)得相當沉穩(wěn)、冷靜。難道謝廷駿就一點不怕死嗎?恐怕未必,謝廷駿之所以在警匪雙方的槍口下如此鎮(zhèn)靜自若,筆者以為,其意主要還是為了穩(wěn)定車中游客的情緒,增強車中游客求生的信心,以等待援救的機會。這種“驟然臨之而不驚”的異于常人的沉著、冷靜,確實堪為“香港驕傲”嗎?
謝廷駿只是香港的一位平凡的市民、尋常的的青年、普通的導游,但是他在生死關(guān)頭的非凡表現(xiàn),令我們感動、贊佩、敬重,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青年、中國導游的高尚、優(yōu)秀、職業(yè),他不但被港人稱贊為“香港驕傲”,也會被內(nèi)地的人民引為“驕傲”。在港人吁請政府追頒謝廷駿英勇勛章的聲浪中,筆者愿意跟著吶喊一聲。